2017/1/14 2:05:39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对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来说,2016年是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一年,2016年也是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全面迈向规范的一年。这些政策法规的落地实施将给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呢?业内分析称,政策红利将开启“黄金十年”发展,严格监管会引导行业走向规范,儿跨境并购浪潮酝酿市场变局,保健食品行业的后续发展就是看点多多。
政策管理双因素持续施利 保健食品春天悄然来临
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监管措施更加严细的双重培育之下,长久以来缺乏国家层面规划引导的保健食品产业将迎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属于保健食品这支野百合的春天已经悄然来临。
对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来说,2016年是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一年:8月19~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健康产业的发展勾画蓝图。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使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备受激励。
同时,2016年也是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全面迈向规范的一年:3月,冬虫夏草保健食品试点被叫停,曾经风光无限的“极草”退出市场;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开展了保健食品、配制酒、玛咖制品三类食品非法添加、非法声称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向行业乱象出重拳;汤臣倍健、交大昂立等知名企业被纳入国家总局《2016年重点抽检食品企业名单》,重视抽检和信息公开的监管方式迈向常态化;随着新修订《食品安全法》步入实施阶段,酝酿已久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出台,相关配套文件相继公布……“保健食品产业的生长正从杂乱无章走向规范,鱼龙混杂的情况将得到改善。”行业专家如是评价。
那么,2017年,这些政策法规的落地实施将给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呢?
政策红利开启“黄金十年”发展
虽然只有短短20年的行业发展史,但头顶银发经济和健康经济两项光环的营养保健食品产业却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抹亮色。有数据显示,2010~2015年间,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实现年均增幅10%~15%,至2015年,市场规模已达5000亿元。而2009~2015年,全球保健食品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仅约为4.0%。
在去年9月发布的胡润品牌榜上,医药保健食品行业入围10家,分别是云南白药、同仁堂、东阿阿胶、天狮、三九、汤臣倍健、片仔癀、修正、九州通及仁和,其中云南白药以品牌价值226亿元位列榜首,同仁堂以品牌价值130亿元位居第二。
巨大政策红利的释放无疑激发了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新活力。《纲要》提出的具体战略目标之一,即:“健康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制定了“2015~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要超过8万亿元,到2030年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的指标。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秦小明认为,《纲要》的出台以及国家着力加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营养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今后十年将是健康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保健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与诱人的政策红利同时出现的,是人们对健康产品刚性需求的爆发。2013年的调查显示,与2008年相比,我国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了9%(相当于增加了1.2亿名患者)。而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追求健康、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愿望日趋强烈。秦小明介绍,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健康发展战略均是在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等发达)时提出。“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经济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健康产业获得较大发展已经水到渠成。”秦小明说。
“美国、日本膳食补充剂市场渗透率分别为85%、70%,而中国仅为20%;2013年中国人均保健食品消费支出为美国的1/5、日本的1/6。”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会长王鹤松同记者分享了一组数字:统计表明,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指出,中国慢病患病率为24.5%,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86.6%,导致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近70%。“由此可预见,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成长空间巨大。”王鹤松说。
严格监管引导行业走向规范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保健食品批文15000多个,生产企业2600余家,“多、小、散、乱”一直是行业痼疾。特别是一些企业打“擦边球”的恶性营销严重影响了保健食品行业的正面形象,破坏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合规的优秀企业深受其累,迫切希望推动行业变革,走规范化发展之路。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贾亚光表示:“我国保健食品脱胎于20世纪80年代的保健药品,那时解决温饱后的百姓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升。鉴于这一特殊背景,监管部门的态度一直是‘边发展边规范’。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开始推动我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从‘发展中规范’向‘规范中发展’转变。”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有关保健食品规定的最重要变化就是开启被业内人士称为“双轨制”的注册与备案管理。作为配套法规发布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已于去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随后,国家总局还相继发布了《保健食品注册审评审批工作细则》《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保健食品注册申请服务指南》。此外,已公开征求意见,正在制修订中的相关法规和文件还有:《保健食品功能目录原料目录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注册申请材料要求》《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第一批)》《保健食品备案可用辅料名单(第一批)》《保健食品标识管理办法》等。
国家总局食监三司副司长张晋京在去年12月于昆明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对于保健食品的监管体现了“研发——许可/备案——生产——经营——食用”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是注重安全性、质量可控性和功效性的监管。
有业内人士指出,“双轨制”看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准入要求,实际上却强化了监管力度,更加强调企业的主体责任。《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注册申请人或者备案人应当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可溯源性负责,材料虚假不予受理并给予警告,以不正当手段取得保健食品注册证书的,撤销证书处以罚款,且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对新产品准入实施新的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外,对于2005年前获批的由于历史原因未设定有效期的数千个保健食品批文,有关部门也有要求其进行再注册的计划,批文整顿和清理已提上议事日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指出:“以‘双轨制’为主要标志的保健食品上市制度改革,肯定会对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督促企业注重研发,注重提高经营效率。”按照“四个最严”理念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以及同期新修订的《广告法》,加上一系列配套法规,对食品安全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从法律的层面予以更加细致规范和具体约束,“这种更加明确和严格的外部环境,将影响并逐渐引导生产经营者真正肩负起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张永建说。
有专业人士指出,由于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组织结构中,研发、生产、销售三个环节的资本分离程度很高,因此,在法规、政策和监管更加规范、可预见性大大增强的情况下,资本持有者对保健食品行业充满信心,大资本进入产业的可能性增大。而大资本的进入,会加速原本分离的产业链整合,提高规模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形成龙头企业,也迫使行业内原有企业更主动遵守市场规则。
跨境并购浪潮酝酿市场变局
2015~2016年,发生在上市企业的营养保健食品行业跨境并购案已高达十五六起,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到美国,都有中国投资者的足迹。2015年9月,合生元以约76.67亿港元收购了澳大利亚维生素生产企业Swisse 83%的股权,2016年7月,合生元宣布将收购Swisse公司剩余17%的股权,从而完成对Swisse公司100%控股;2016年8月,新希望集团旗下企业草根知本宣布成功并购澳洲知名保健食品企业Australia Natural Care;2016年8月24日,澳优乳业发布公告宣称将以1.336亿元收购澳洲营养保健食品公司Nutrition Care。而坊间盛传,美国最知名保健食品企业GNC也早已与多家中国企业进行谈判,未来很有可能花落中国。此外,美国排名二至四位的膳食补充剂生产商都在与来自中国的投资者进行接触。
受跨境电商政策的驱动,2014~2016年上半年,来自跨境电商平台、分销商及代购自媒体的跨境营销出现井喷,中国消费者对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及地区的海外保健食品品牌的认知度和好感度大大提升。有资深投资人士指出,中国巨大的市场与美国、澳新地区的知名品牌嫁接,满足了国内上市保健食品企业急速扩张的需求,也满足了消费者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
“跨境购物和跨境电商打开了一个窗口,让中国消费者发现国内外的营养保健食品之间有落差。国外品种多、价格低、品牌选择余地大,中国消费者愿意选择国外产品。”庶正康讯创始人王大宏认为,“消费的外流引发了产业投资的外流。消费者青睐哪些品牌,投资者就找哪些品牌谈并购。”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企业海外并购热潮“来势汹汹”,看似短时间内出现了爆发,但从整体来看,是健康、理性的,是有规划性的投资。短期来看,众多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将对本土品牌造成冲击,但长远来看,大规模的跨境并购将倒逼国内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研发和品牌维护,从而形成更加良性的发展模式。
APEX阿帕克斯,法国食品级润滑剂品牌,关注食品、药品安全。食品机械润滑专家,特种润滑领导者。NSF H1/KOSHER/HALAL/ISO 21469。免费技术服务热线:400-998-7197。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董峻、韩佳诺)一块小小的奶酪,将成为今后撬动我国...
在全国市场,海南椰岛显然还有更大的筹谋。2018是海南椰岛的全新改革之年...
大数据与牛奶,听上去很远其实很近。在蒙牛集团,一包牛奶的生产过程可以产生...
去年10月底,申城街头出现了三台“无人面馆”机,45秒便能做出一碗热腾腾...
文本标签: